【案例一】“体重轻半价游”背后的低价陷阱
小李报名了北京5天4晚“体重优惠团”,“双人出游体重300斤以下享门票半价”,报价仅680元/人,并在导游的要求下签署了含模糊条款的“补充协议”。但在实际的行程中暗藏玉器店、综合超市等强制消费点。
风险提示
1.不轻信:文旅部门已多次辟谣"体重优惠"等虚假信息,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政策真实性。
2.不盲从:警惕“买一送一”“掉秤奖励”等营销话术,正规旅行社不会以体重、年龄等与服务无关因素设定优惠。
3.不妥协:签订合同时要求明确标注酒店名称、景点清单、购物安排等细节,拒绝接受“五钻酒店”“准四星”等模糊表述。
【案例二】机票平台的“隐形刺客”
王某通过某机票代销平台购票时,页面显示“成人票280元+机建燃油70元-优惠40元=实付310元”。事后查询航空公司官网发现,实际票价应为230元+70元=300元。经核实,平台在未明确提示的情况下强制搭售10元外卖服务包。
风险提示
1.价格核验:购票前应通过航空公司官网或客服查询真实票价,对比平台报价差异。
2.勾选检查:在支付页面逐项核对费用构成,取消默认勾选的保险、优惠券等附加服务。
3.证据留存:截图保存订单详情、费用明细,索要正规发票作为维权凭证。
4.及时维权:发现被搭售可向12315平台投诉,当平台存在欺诈行为时,可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主张三倍赔偿。
【案例三】民宿退款的“数字牢笼”
杨某在某小程序购买“不约可退”民宿券后,因商家未响应预订申请发起退款。平台虽将款项退回账户,但以“提现功能未开放”为由拒绝原路返还。
风险提示
1.资质审查:优先选择具备营业执照的平台,避免使用无资质小程序。
2.条款精读:重点关注“退改政策”“提现规则”,对“平台钱包不可提现”等条款提出异议。
3.支付安全:使用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,避免向私人账户转账。
4.异常预警:遇到商家失联、退款延迟等情况,立即通过平台客服、12315热线投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