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性消费,合理借贷。消费者应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,避免冲动消费、跟风消费、过度消费。通过适当的金融服务满足自身消费需要是可取的,但过犹不及,使用借贷产品要保持适度,不能过分依赖借贷消费。“多头借贷”“以贷养贷”的模式不可持续,还有可能将自己甚至家庭置于困境。
1.无收入不超前消费
提前消费的前提是消费者具备还款能力。大学生、未成年人等群体在未就业之前,主要依靠父母给予生活费用,自身没有收入来源,还款能力不足,因此要客观看待消费欲望,做好购买预算,避免超前消费,更不要养成盲目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。
2.有收入要量力消费
对于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消费者,可根据自身收支状况、实际需求理性消费,坚持“量入为出”的科学消费观念,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统筹。而对于暂时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消费者,则应理性克制消费欲望,学会理财,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此外,建议大家设置购物“冷静期”,日常消费中,要确认好刚需的消费项目,对于一些不太迫切的消费需求,可以做到延迟满足,避免冲动购买。在进行大额支出消费时,最好能够延后一天再购买,给自己设置一个购物“冷静期”,做到三思而后行,遵守自己的消费规则和底线。
3.合理负债 谨慎消费
负债是把双刃剑,运用得当可以提前满足需求,提升生活品质,也能减轻短期付款压力,但过度负债则容易陷入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债务怪圈。因此我们需正确评估自身的债务水平,根据生活需求理性购买商品和服务,不要因一时冲动过度消费,更不要让消费欲望超出自己的承担能力,以免出现因未按时还款而产生不必要的息费和征信问题。
以贷养贷会产生哪些风险呢?
1.面临高额违约金和罚息
如果向多个平台借款的金额过大,超过自身偿还能力就容易出现逾期行为。不同平台对逾期会有相应的违约金和罚息。通常,时间越久,借款人要承担的违约金和利息越多,还款压力就越大。
2.产生信用污点,影响以后的贷款审批
以贷养贷的最终结果,通常是无力偿还欠款造成逾期。借款人的逾期记录会如实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里,就算后期能够足额还款,征信报告也会显示借款人近5年的信贷记录。逾期严重者还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对日常的出行、住宿、子女的教育等都会产生影响。
此外,提醒广大消费者,要珍惜信用,按时还款。人无信则不立,个人信用记录出现不良记录,可能影响未来就业、出行以及大额信贷申请等,消费者要积极维护好个人良好信用。在使用借贷产品后,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按期偿还借款,定期同金融机构对账,养成良好信用习惯,避免因借款逾期影响个人征信。确有困难无力偿还借款,不要听信“免除债务”“征信修复”等虚假广告宣传,应通过合理渠道向金融机构表达诉求,请求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