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银消费金融

正当维权是权益,代理维权不可取

发布时间:2024-06-14

近年来,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,推出“代理投诉”“代理退保”“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”等所谓“代理维权”服务诱骗消费者,名为代理维权,实则牟取非法利益,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。

什么是代理维权?

代理维权是以“维权”之名行“牟利”之实的行为。这种行为通常涉及一些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,实则牟取非法利益的新型“维权代理”陷阱。维权代理是一种新兴金融活动,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维权服务,为消费者带来一定实际帮助。然而,某些中介组织或个人以帮助消费者维权为名义,通过虚假宣传,诱导消费者使用他们的代理维权服务,存在较大风险。这些“维权代理”中介往往不了解案件具体情况和消费者真实需求,他们通常采用统一的维权模板,而非提供真正有效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方案,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更大损害。

非法代理维权有哪些危害?

风险一:纠纷解决遭阻碍。非法“代理维权”的组织和个人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,对法律条文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。其通过编造或歪曲事实进行恶意投诉,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,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维权渠道和资源,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,还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,甚至涉嫌违法犯罪。

风险二:信息泄露隐患多。非法“代理维权”的组织和个人一般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、通讯信息、家庭住址、金融账户、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,给消费者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及被非法利用的风险。有些团伙甚至擅自、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、申请信用卡等。如果消费者想终止代理协议,还可能遭到骚扰、恐吓。

风险三:经济负担更沉重。非法“代理维权”的组织和个人除收取高额的咨询费、手续费外,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,截留侵占资金。同时,非法代理退保会使消费者处于退保后无保险保障的状况,而非法代理信用卡维权则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,往往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等后果。

风险四:征信污点影响大。当前,贷款、信用卡使用记录等均已纳入征信范围。如果消费者轻信非法“代理维权”组织和个人的教唆,采取暂停或拒绝还款等行为,很可能因逾期产生不良信用记录,导致个人信用受损,对后续申请银行贷款、买房、买车甚至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。

如何避免代理维权的侵害?

一是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。广大消费者应根据实际需求,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,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,勿受“退旧保新”“高收益”等说辞诱导。如,购买保险产品要符合自身风险保障需求和经济能力,使用信用卡或贷款类产品应考虑借贷成本和还款能力,投资理财产品时应符合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。

二是拒绝非法代理维权行为。非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以“代理维权”之名,捏造事实、违背合同约定,不仅扰乱正常金融秩序,甚至涉嫌寻衅滋事和敲诈勒索,突破法律底线。消费者应珍惜个人信用,警惕参与非法“代理维权”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,不轻信虚假承诺,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、提供虚假信息、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。

三是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。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的,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,主张民事权益。若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,可以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。通过投诉、调解仍不能解决民事纠纷的,消费者可以根据合同约定,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
四是防止个人信息外泄。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,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和家庭信息,避免出现信息外泄、信息盗用等风险,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。如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,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 

 


返回